July 21, 2011
-
轉校了
轉校了
2008 年 3 月 8 日,清林剛剛歲半,爸爸媽媽帶了清林去參觀數碼港一間學校的五周年開放日,當時,爸爸媽媽看見小學生一口流利的普通話友善又自信地介紹學校,又見到他們的文章,對這間學校有好好的印象。
雖然嚮往國際學校的學習氣氛,但一來不想放棄在年幼學好中文的黃金機會,再者當時清林的個性開始展現,媽媽認為應該讓清林有一個比較有紀律的環境。最後,清林入讀了附屬幼稚園,一所非常注重德育,用母語活動教學的學校。
附屬幼稚園和其他活動教學的學校一樣,被歸類為學術不夠強。對清林媽媽來說,這反而是好的,媽媽一向就不介意清林學術上輸在起跑線上,最重要的是建立自信和自律,學懂尊重別人,學懂和其他人相處。
兩年下來,清林在學校裡果然成為了一個開心果,與同學們相處非常融洽,而老師非常有心機地教小朋友怎樣透過有禮又有理的說話去解決問題。老師也讚她說話有 point,對有興趣的事情(例如聽故事和討論)也專注。
只是,幼稚園後,就要考慮升學的問題。
清林的性格是,她的好學和專注只在於她有興趣的;她好勝,只是她更加好玩;她嚮往真善美,但她不追求完美;她喜歡別人的讚賞,但又不太計較別人對她的看法。。。
清林爸媽得承認,她有這樣的性格,或多或少都是受爸媽影響,而爸媽也覺得這些原本都是優點。不過這些優點卻一定讓清林不能在本地學校裡成為“優秀學生”。
計劃是想清林繼續在附屬小學升學。不過附屬小學是區內的超熱門,不是必入的,如果幸運地入了同區其他小一教小三課程的神童學校,或上至天文下至地理都要每星期背默的神奇學校。。。
K2 學期初,爸媽決定花一千元去考數碼港學校,這所本來就心儀的學校。不過,其實心裡是打定輸數的,因為清林的英文只是小兒科,普通話更是零蛋,其他能力只是“適齡”而不是“識飛”。。。當然,我們沒有買 Debenture。。。考都是陪跑的多。
結果,學校取錄了清林。可能真是源自歲半生日的緣分。
又聽說,附屬幼稚園的學術雖淺,不少學生卻能考到好學校。
心裡是不捨得附屬幼稚園,不捨得老師、同學仔和媽媽們,不過,也知道清林其實遲早也要畢業離校的。
也知道,牌面上,數碼港學校的教學方法可能更適合清林。校長老師也支持爸媽的選擇。
八月外遊回來,清林便上新學校了。希望到時清林適應新學校的環境。
這一刻絕對賺到的,就是清林不用準備 K3學生的考小一血拼程序,媽媽和清林多了時間去探望還在醫院尚未康復的婆婆。
Recent Comments